我的名字叫红读后感

我的名字叫红

前些日子拾起这本书重新读了一遍,同时也从这个时候下定决心,不再简单地敷衍读书,因此便写下这篇读后感。

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苏丹意图制作一本秘密的书籍,后续却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谋杀案,故事的内容就主要围绕着这本书的制作以及凶手的破获而展开。首先从书的文章结构来说,该文章的每一章内容分别从不同的角色的角度进行叙述。就读者个人而言,这是一种十分引人注目却又颇具风险的做法,而作家不仅通过各个角色的叙述,描写,来补全了主要角色的何时何地的所作所为,同时也丰富了主要角色的塑造。

就简单而言,这本书有三条线,第一条则是爱情。主角黑自小便对谢库瑞萌生爱意,而黑也因自己的表白,被姨父扫地出门。下次见面则是姨父委托黑完成那本秘密的书籍。然则醉翁之意不在酒也,姨父一方面通过黑对女儿的爱意,来迫使黑完成书籍的制作;而黑也是通过书籍制作的过程,得以与谢库瑞见面,并在一段段地崎岖后,成功地成为了房子的主人。很显然,黑是一名为情所困的男人,年轻时由于表白,而被扫地出门,没能在姨父家继续练习成为细密画师;在离开了姨父家之后,则是一路颠沛流离,时而成为嫖客来满足私欲,却在一路上不断地思念谢库瑞。(作者在这里主要引出了细密画与威利斯画作的区别,这一点也成为了本书讲述文化冲突的一个因子,下面会细讲)。费尽千辛万苦娶到了谢库瑞,却也未能够得到她。下边主要讲一下谢库瑞这位角色。谢库瑞本身就是一位十分矛盾的角色,但若代入当代男女矛盾中对女性的偏见看法,或许又显得是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。她在年少时便依仗美貌轻视他人,随后嫁给一位将军。却在他人认为最应享受荣华富贵之际,丈夫未从战场回到家中。此后,一方面想尽量维护自己的清白身份,因此不断拒绝丈夫弟弟的求爱,却在黑将其从丈夫家中救出后,又转头爱上了丈夫的弟弟。表面上是一个十分矛盾的角色,然而读者私自认为,驱动谢库瑞这个角色做出选择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利益。不管是其在与黑幽会时做出的种种行为,还是在与黑成婚后做出的种种约定,无不体现。

第二条线则主要围绕着谋杀案,关于此就不赘述太多。

第三条则主要讲述的是文化冲突,以及艺术家的自我取舍。故事发生在伊斯坦布尔,土耳其。当时他们的皇帝,又叫做苏丹。当时在伊斯坦布尔(后简伊),宫廷中流行的是细密画,其主要讲究一个在神而不在形。即细密画家主要描绘的是安拉的世界,即他们所想象的世界。而一个细密画家所能画出最好的画面,则是在他日日夜夜的练习导致视盲之候,所看到的世界。而发生谋杀案的主要原因,则是在为苏丹而做的书籍中,出现了另外一种写实的画作来描绘苏丹——书中又称之为威尼斯画作。其则是所见即所得,讲究透视原理,细节,近大远小等等。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之间,有的人选择了进,有的人选择了退。 奥斯曼大师在观阅完苏丹宝库中的藏书后,选择刺瞎了自己的双眼,眼中留下的血,即为红。此情此景则让我想到山月记中的一句话,“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,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,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,故又不肯庸庸碌碌,与瓦砾为伍。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,疏远世人,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。”而威尼斯大师刺瞎自己双眼的原因,究竟是害怕世人说他身为大师,却在老年双眼并未失明,实乃璞玉;还是因为在观遍了宝库的藏书之后,不忍幻想中的世界遭受玷污,故刺瞎双眼呢?我更倾向于是后者吧。

在现代生活,信息快速更替的情况下,我其实并不能切身实地的去体会到,自己信奉终身的理念产生动摇时的所感与所想。那么对于老一代人而言,他们身上所有的一些我们所认为的“陋习“,是否也是这个道理呢?不得而知。